为弹唱歌曲编配伴奏型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想要让一首流行歌曲弹唱起来更有味道,更有层次感和对比性,离不开恰当的经过思考的伴奏型编配。
有些弹吉他的朋友喜欢使用功能谱弹唱,就是只有歌词然后上面标记和弦的那种谱,但却发现真正弹唱时感觉自己弹的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伴奏型和编配思路,能够让我们在弹唱时让歌曲听起来更加精彩一些。
一、常见的伴奏型种类
1、柱式和弦伴奏型

柱式和弦:所谓柱式,从形态上看,是纵向的声音排列,也就是把和弦音全部同时弹奏出来。
柱式伴奏,声音听起来会比较立体浑厚、刚健有力,往往给人一种比较强烈的拍点节奏感。具体弹奏一下就能充分感受到,比起言语更清楚。
很多时候,柱式伴奏型相对比较容易弹奏,因为不像分解和弦那样需要弹奏更为密集的音符。但缺点在于,受限于多个手指需要同时按弦和弹奏,节奏往往缺乏变化,音色单一,大多流行歌曲较少通篇用柱式来弹奏,一些特殊风格如波萨诺瓦这种除外。
对了,吉他的扫弦应该也算是柱式伴奏型的一种吧。
2、全分解和弦伴奏型


全分解和弦:相比柱式的形态,它是横向的和弦音排列,就是把构成和弦的每一个和弦音分开依次弹奏出来。这种伴奏方式具有一定的流动的旋律美感,听起来比较轻松、抒情。
由于每个和弦音都是单独弹奏出来,双手得以解放出来,因此分解和弦伴奏型相比柱式,能够弹奏更加复杂多变的节奏类型,更富有变化,对于歌曲的增色效果往往更加突出。我个人认为,对于吉他而已,分解和弦才是真正凸显吉他声音魅力的伴奏方式,甚至说,分解和弦才是吉他的灵魂。当然了,也可能有人认为扫弦才是吉他的灵魂,哈哈。
3、半分解和弦伴奏型

半分解和弦伴奏型其实和全分解型差别不大,只是和弦音除了单个弹奏的音之外,还会有诸如两个音的双音弹奏,相较全分解,其实声音会稍微丰富厚重一些,在抒情性和节奏变化上差别不大,节奏变化的灵活性不如全分解,半分解较少像全分解那样大量弹奏十六分甚至更密集的三十二分节奏。
4、组合型伴奏型

顾名思义,组合型就是将上面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混合,综合地弹奏,而不是只是单一的伴奏型,这样听起来就更加丰富多样了。如上图的吉他谱,就是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组合的方式,听起来还蛮不错的!
5、副旋律型伴奏方式
严格来说,副旋律型伴奏方式就不算伴奏型了,因为不再是一种音型化的伴奏型,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伴奏方式吧。
这种伴奏方式,就是以和弦为框架,弹奏出具有听觉美感的副旋律,用以衬托主旋律,或为主旋律加花。它和分解和弦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音型化固定化的节奏,而是更加自由多变的节奏,并且为了具有旋律美感大量的使用和弦外音,或者说是延伸音。所以它可能杂糅了多种伴奏型,并且富有旋律感和节奏变化。看那些大神弹唱的歌曲,往往属于这种就是了。
那么,这种伴奏方式自然是更有“高级感”和音乐性,同时也意味着这种编配方式是需要有一定基础水平的人才能驾驭的。
二、为歌曲适配伴奏型需要思考什么
◢首先,对于流行歌曲的曲式结构是需要了解的。比如最基本的结构:
前奏——主歌——副歌——间奏——主歌——副歌——尾奏。
就是要知道歌曲的每个乐句,每个乐段的划分,才能整体上思考要分别以什么样的伴奏型来适配,才能听起来不单一,才能听起来更加丰富具有对比性等。
◢其次,根据歌曲的情绪铺陈,来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以及节奏。弹唱过很多歌的朋友肯定知道,有些歌曲上来直接一通扫弦是合适的,有些不合适。
举个例子,林宥嘉的《残酷月光》,主歌部分是非常emo,节奏缓慢的,属于情绪的酝酿阶段,所以歌曲的伴奏一开始是配了二分音符的柱式和弦伴奏型,就是这么慢。如图:

配上的二分音符柱式和弦伴奏,节奏松弛缓慢,营造一种伤感的气氛,配合emo的歌词,非常恰当地烘托这种情绪,而不会破坏。
然后再往下,随着情绪的逐步递增,从二分音符变成四分音符,再从四分变成八分音符,再到最后的副歌扫弦,整个伴奏型是随着情绪的逐步强烈和释放,进行变化,从松弛变成密集,从舒缓到强烈。

这就是为歌曲编配伴奏型的一种思路和参考,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前文所言的各种伴奏型,为歌曲的情绪推动所服务。
比如,如果一首歌的某个旋律部分是非常密集的节奏,那么我们的伴奏型是要配合旋律一样选择密集型的分解呢,还是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更松散的节奏来对比,但具体是看适配的效果合不合适,没有绝对一说。
或者是很松弛缓慢的旋律,采用密集的伴奏型来对比是否恰到好处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地方。
除了思考局部的伴奏型,也要从整体上思考,让整体的伴奏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感,而不是割裂开来,想到什么是什么。
◢根据歌曲的风格,选择合适的伴奏型。这里举一个例子,陈粒的一首民谣歌曲《虚拟》,整首听起来都是比较压抑,没太大起伏感,但它的伴奏方式比较有特点。
《虚拟》几乎全程采用了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听起来就感觉有每个鼓点一直落在你的心脏上,扣人心弦,不自觉心就好像一直被抓着。我个人感觉这个分解和弦伴奏型还是挺巧妙的,配合歌词和旋律,整个人一直被那那种压抑的氛围牵着走。
不同风格的歌曲,在选择伴奏型时要契合歌曲的律动特点,即使是同一种伴奏型,也会因为节奏和重拍位置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比如摇滚和爵士风格类的歌曲,那里面会有大量的诸如切分等摇摆类节奏,这意味着伴奏型的节奏也必须契合它的风格和律动。因此,喜欢弹唱的朋友,在能力范围内,更多地涉猎多种风格,掌握更多不同的节奏型,才能丰富和扩充自己的伴奏“仓库”,为歌曲适配伴奏型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简单的总结一下,为流行歌曲适配伴奏型,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常见的伴奏型种类,以及每一种伴奏型的不同节奏类型。在为歌曲适配伴奏时,兼顾局部和整体,有条理、有逻辑、灵活性的编排不同的伴奏型,让歌曲层层递进,更具层次感和对比性。
因能力有限,没能对多种风格多种伴奏型和节奏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比较浅显地阐述不同的伴奏型种类以及适配伴奏型的一些思路。如有疏漏谬误,恳请大神指正或补充,万分感谢!